内容:《病源论》云∶小儿风冷气入于头脑,停滞鼻间,则气不宣和,结聚不通,故鼻塞也。《大清经》云∶麻子二升,大豆一升,各熬之合则熟香美,去皮,令下筛,捣麻子,令下筛合和,使相得,服一升,日三。
七十以上,一年可服一剂。 水中黑色者,名公蛎,山中一种亦相似,并不闻螫人。
若大行通利,无他结塞,又周体无有热温之证而猝气悸,须臾口不能言者,速温好酒三升,稍饮之。人行陆地,多不意悟,或逐柴薪竹木,来人喜不觉之,得病便作他治,乃误致死也。
于诸痛之中,心痛最为急者,救之若赴汤火,乃可济耳。裴秀曰∶有中抚军立鬓至地,伸手过膝,非人臣之相也。
若先寒者,用冷水二三升洗脚,使人将之。 《产经》∶取牛屎,绞取汁,涂之。
内容:《产经》云∶凡疽喜着指,与代指相似,人不知不忽治,其毒入脏,杀人。又云∶勿食雀肉并雀脑,令人雀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