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恐辛燥太过,耗气劫阴,故用人参、大枣之甘缓以济之,又能补土扶阳,使浊阴不得上乾清道,治法更为周到。若三月而传遍,一气一脏也;六月而传遍,一月一脏也。
鸡鸣至平旦,天之阴,阴中之阳也。腹为阴,阴中之阴肾也;腹为阴,阴中之阳肝也;腹为阴,阴中之至阴脾也。
怒言则悲、忧、恐同矣,举寒、暑言则燥、湿、风同矣。盖阳不独立,必得阴而后成,如发生赖于阳和,而长养由乎雨露,是阳生阴长也。
少阳根起于窍阴,名曰“阴中之少阳”。分言之,则任行乎前而会于阳明,冲行乎后而为十二经脉之海,故前曰“广明”,后曰“太冲”;合言之,则任冲名位虽异,而同出一原,通乎表里。
毛直而败者,液不足而皮毛枯槁也。又有天地间一种乖戾之气,时行传染,沿村阖户,虚者先受,不必冬寒而病者矣。
夫学医而知宗仰东垣,不可谓非有志之士,然尚不可预有成心,又况峻烈之品,险怪之法,岂可轻试乎哉? 故阳生于春,春王于东,而东方生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