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:吐利而渴,与猪苓汤证同,其别在但欲寐。邪气之中人也深,感之虽微,亦即为病,甚则直入于藏不能自已,虚者死焉。
脉沉而迟,下利清谷,是里有阴寒也,若其人面有少赤色,身有微热,又属表有阳热也。劳复者,谓起居作劳复病,非房劳复也,宜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
因与承气汤一升,腹中转失气者,更服一升,若不转失气者,勿更与之。少阴属肾水,热入而耗其水,故自利而渴。
自和者,言脉与病不相背也,病虽甚不死。若苔不滑而涩,则所谓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,谓里热已耗及津液,此汤不可主矣。
所以妇人经来,热入血室,则似结胸而谵语,从阳明里也。此表虚汗出,里实□语,所以必待过经入府,而后下之则愈,宜大承气汤。
惟「脉沉弦」,始与上文之义相属,故可与小柴胡汤。今汗出恶寒,身热而渴,则是中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