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曰∶“太阳脉盛于背,故背中脉太阳居其四行;阳明脉盛于足,故两足脉阳明居其六行。 本论云∶“伤寒五六日,头汗出,微恶寒,手足冷,心下满,口不欲食,大便硬,脉细者,此为阳微结,半在里半在表也。
太阳病三日,已发汗,若吐、若下、若温针,仍不解者,此为坏病,桂枝不中与也。阳盛阴虚,则昼夜不得眠。
不瘥者,中气虚而不振,邪尚留连,继以小柴胡补中发表,令木邪直走少阳,使有出路,所谓阴出之阳则愈也。夫病寒病热,当审其人阴阳之盛衰,不得拘天气之寒热。
若一见浮、沉、迟、数之象,斯为病脉矣。则附子汤用三白以滋阴,参、附以回阳,为少阴返本还原之剂。
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空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反下之,若利止,必作结胸;未止者,四日复下之,此作协热利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