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察形色于分部,则病之本始可知;能察邪正于九候,则脉之顺逆可据。故形不足者,阳之衰也,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;精不足者,阴之衰也,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。
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,言卫气、邪气之会也。妄言作名,为粗所穷,此治之四失也。
蓄,言邪蓄于经,有时而伏也。 今气上迫肺,则阴邪遏绝阳道,心气不得下行,故胞脉闭,月事断矣。
应臣者谓之使,数可出入而分两更轻,所以备通行向导之使也。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,故曰“气立”。
以上二节,一言冬宜闭藏,一言夏宜疏泄、冬不藏精则病温,夏不汗泄则病疟,阴阳启闭,时气宜然。悬心者,胃火上炎,心血被烁而悬。
故髓不满者,当病寒热。痛从下上者,先刺其上以过之,后刺其下以脱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