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内热之表,即荆芥、薄荷,皆足亡津液而成胃实。妇人伤寒,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如见鬼状,此为热入血室,无犯胃气及上中妇人中风七八日,续得寒热发作,经水适断,此为热入血室,其血必结,故如疟状,小柴胡汤。
仲景治少阴之里,附子汤中任人参,是补肾液而止汗也。心病则恶寒,肺病则发热,心病则烦,肺病则喘。
不审仲景此方主何等症,又不审仲景何症用何等药,只在中风、伤寒二症中较量,青龙、白虎命名上敷衍,将仲景活方活法,为死方死法矣。阴弱者,因风中于营,血脉不宁,故汗自出,是营弱也。
若微恶寒,则阴气凝聚,恐姜、桂之力不能散,必加附子之辛热。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
中阳则溜于经,中阴则溜于府。 阳明之表有二∶有外邪初伤之表,有内热达外之表。
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症,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,是经界之经,而非经络之经,妄引《内经·热病论》作序例,以冠仲景之书,而混其六经之症治。少阴病,则枢机不利,故欲寐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