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胀之源,皆本于斯。从外而入者,风寒暑燥火之邪干之也。
今为生冷停积中宫,闭其运转之机,血液故不得下降。过于忧思者,损脾阳,脾中之阴自盛,即为客邪,上乘而生黄翳障雾。
《黄庭经》曰:泥丸百节皆有神,一节无神,则阴邪起而为病,此理精粹。[眉批]饮食为人之大源,其所以能饮食之故,尤重在精气。
查近市风,一见血出,红光遍地,人人皆谓之火,医生亦谓之火。[眉批]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者,流散无穷。
但迁就,则碍于病情。要知邪火窃发,无论在于何处,皆能伤血,即以三黄、白虎、承气,与此六味丸,按定轻重治之,皆是的对妙法。
太阴篇内有桂枝加芍药汤,桂枝加大黄汤,皆是太阳误治,邪陷于太阴而设,不得谓为太阴主方。沉、迟、细、微、虚、弱之脉,而病现面白唇青,少气懒言,困倦嗜卧之类,乃可以言不足,言虚寒,言阴阳两伤。